說到逛西門町的歷史,可得從凱特很小很小的時候說起,
還記得小時候阿木(家母)常常帶著哥哥和自己來西門町晃蕩,
啊~不是啦~是來西門町逛逛走走吃吃喝喝,
小時候最常去的就是鴨肉扁了,
後來長大了一點,也常跟不同時期的同學到這兒走跳,
因為來的次數實在是數也數不清,
以致於在選擇吃的方面時,也常常是吃到不知道要吃什麼,
雖說西門町的飲食文化常常變化得很驚人,
但每次來這裡看電影,會吃的還是那幾家,
前幾個月吧~好像還是冬天的樣子,
來西門町時,意外拿到哲麵的開幕宣傳面紙:
來自日本東京的正宗拉麵......
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並沒有衝動想進去吃,
只是想著...啊...找一天再來吃吃吧!
誰知道這麼找一天...就找到了好幾個月以後的這天。
哲麵西門町店據說是他們海外的第一家分店,
位於真善美戲院的售票口通道上,
旁邊還比鄰著天仁茗茶及愛爾蘭瘋薯,
它的店並不大,整家店大約可容納不到20個人,
甚至還擺了幾張高腳圓桌椅在走道上。
店內牆上貼滿了許多菜單及海報,
本來還在想說啊...MENU到底在哪兒?
其實他們也算不上有什麼MENU,
如同店入口處的招牌上所寫,
店裡就只賣二種商品,
一是豚骨拉麵,一是油拌麵(當天去已停止販售),
而且通通只要100元就可以吃得到,
只是可以再額外加錢加料,這樣......
被搞得霧煞煞的同時,被這張海報給吸引住,
「加入大量蝦油的濃稠拉麵!」
這...是什麼?忍不住開口問了店員,
說話頗快的店員表示,這湯底一樣是豚骨,
只是加了很多蝦油,似乎是近期才推出的商品,
好!今天就吃你啦!
剛才提到可再額外加錢加料就如同牆上海報所示,
除了加叉燒肉片要加50元外,
不管是加味玉子(蛋)、青蔥、木耳或麵,
通通都只要再加20元,
而且一般拉麵店是不可外帶的,
但哲麵卻例外的發明了外帶的食用方式。
如果對於額外加錢加料感到困惑無法想像,
點菜結帳區前有一張圖鑑可以讓你參考喔~
另一邊的牆上有一張哲麵家系圖,
雖然是有看沒有很懂,
但上面寫著五十六代目,
難道是指已經傳到第五十六代傳人了嗎?
如果是,日本的技術傳承也太驚人!
店內開水是自取的。
仔細一看,水壺裡飄著一塊檸檬。
桌上還有紅薑及調味粉,
是說這調味粉也太台式口味了~XD
為了衛生安全,竹筷都有套住紙套。
拉麵上桌啦!
配料蠻簡單的,就是味玉子、叉燒、海苔及一點白蔥,
湯頭除了濃郁的豚骨香之外,
果然是加了大量的蝦油,有濃得化不開的蝦味啊~
當然因為「雙油」加持,所以喝起來偏油了些,
麵體偏細,且很Q彈,麵心口感偏硬,
挺有嚼勁兒的,吸附滿滿的湯汁大口吃下,好吃!
糖心的味玉子,色澤很誘人,吃起來也很滑嫩。
叉燒雖然很薄,但是油花分佈均勻,
吃起來粉油粉香粉順口。
這碗是友人點的豚骨拉麵,
但額外加了青蔥及木耳。
有些拉麵店會在碗裡做玄機,
但哲麵的碗底是一片白,
它是直接在碗身印上店LOGO。
用完餐要幫忙店家回收餐具喔~
收到半開放式廚房前有標示回收的窗口即可,
現在仔細回想起來,
那天去吃的時候好像忘了幫忙收回去說,Orz......
啊......真是壞蛋啊我......
大家不要學習啊~凱特真的是給它忘記了!
整體來說,雖然哲麵的座位空間沒那麼寬敞舒適,
但它可能把成本回饋於售價上了,
這樣的價位以台北市的拉麵來說是相當平價的,
而且在口味上也沒有因為價位的關係而打折扣,
湯頭十分濃郁、麵條的製作也蠻用心的,
至於份量上,如果是男孩兒或食量大的女孩兒,
應該是得加球麵才夠飽足的,
還算是CP值不錯的拉麵,推薦給大家!
♟ 哲麵西門町店
地址:台北市萬華區漢中街116號(近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)
電話:02-2370-6377
營業時間:11:30~22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