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看【百日告別】之前,去聽了林書宇導演的二次講座,講座裡的他因拉長的宣傳期行程,看起來很累,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一次的座談裡他提到,這麼長的宣傳期一度讓他吃不消,就在這天講座的前二、三天本來快要崩潰,但突然接到看過台北電影節【百日告別】的某位觀眾私訊,表示對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事情深深感動,覺得有人理解自己的感受,很感謝導演拍了這樣的電影,也因為如此,原本瀕臨崩潰的林書宇導演又有了元氣,他說自己拍電影的初衷,就是能夠透過影像傳遞訊息,可能帶給人快樂、帶給人安慰、帶給人某些啟發,哪怕只是一點點,但這樣就夠了。

聽著林書宇導演說的這段話,台下的我也非常有感,的確是,做任何事情可能都會碰到挫折、想要放棄,堅持不下去的時候,莫忘初衷恐怕會是最好、最直接的鼓勵了吧!

回歸到正題,當初得知電影改編自林書宇導演的親身經歷之後,十分感佩他的勇氣,要將自己的故事轉化成劇本、拍成電影實於不容易。而同樣的,演員們要去詮釋電影導演本身故事中的角色也相當不易,尤其電影調性從頭至尾都維持了沉靜、哀傷的情緒。其中非常讚賞林嘉欣與張書豪的一場哭戲,真的感受到他們掏心掏肺的痛哭,而演戲經驗不多的石頭,雖然演繹沒有十足到位,但表現也算是很不錯。但在剪接上,有某些部分,似乎是有一點點不順,好比場次與場次的銜接,會有小卡、小突兀之感。再者,聽說台北電影節放映的版本與院線放映的版本好像有所不同,不知道是否因為當時台北電影節映後的反應,所以再次做了修剪之故。
 
【百日告別】的片名及行銷宣傳,很直接的給人感覺,就是一部悲傷的電影,擺明的好像就是要你到戲院裡哭的電影,剛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,但看完之後,就不那麼覺得了,它意外的給我很平和沉靜的感覺,當然因有感而落淚也不是沒有,但不是原先預期的那種悲傷。

它像是一種心理狀態的模擬,告訴你失去深愛的人的時候,有可能會做出不像自己的某些行為,以及這個時候比較需要的會是什麼......。也預告著,有一天,這會是你一個人的旅程。某種程度上,這電影是一種療癒的過程、一種同理心的理解,又或者說是一種預習。


以二條似有若無交集的線並行前進,看完電影再回想,它幾乎是二個對比,一個是失去妻子的男人,一個是失去未婚夫的女人,亡者之於二人都有所謂的記憶情感聯結,一個是音樂,一個是食物。男人瘋狂的逃避,不願意面對妻子已經離開的事實,甚至將妻子生前最愛的鋼琴,挪至看不見的深處,就連過去最習以為常聽到的幽悅琴聲,現在聽來都覺得十分刺耳,因為那些都在提醒他,妻子已經不會再回來了。女人看似堅強的處理著未婚夫的身後事,也決定獨自一個人去完成未完的旅程,拿著未婚夫身前規劃的旅遊筆記,走每一段路、看每一片風景、吃每一道料理,只是這一個個應該標上甜蜜快樂的旅遊印記,都在深夜回到飯店裡,以枕頭堆砌偽裝成未婚夫時,顯得格外孤寂。
  
失去深愛的人,每個人承載悲傷的能力有所不同,你會選擇放下還是緊抓不放?好像選擇哪一種都可能是毒藥,也可能是救贖,在那個當下做的選擇所產生的心理狀態都是無法預期的,我們大概都知道失去很痛,但究竟會有多痛?要如何度量?

電影後半段,男人試圖開始正視妻子離去的事實,翻閱著妻子生前的筆記本,逐條完成上頭的每一個筆記,去聽妻子生前學生的音樂演奏會、拜訪妻子學生並交還預繳的學費,但過程中,男人渾身散發出來的氣息,仍是抑鬱難解的。而自以為能坦然面對的女人,也嘗試透過未婚夫的料理筆記,藉著食物的味道來想念過去二人的甜蜜,但愈深的思念有時候形同一種毒藥,它會隱隱帶領著人做出所謂的傻事。片中男人和女人都起了輕生的念頭,幸好未果,否則這部電影將愈加沉重。
 
做七是佛教裡,活著的人對亡者的一種告別儀式,如同女人所說的,雖然做七是對亡者告別,但比較像是在提醒自己,給一個期限,要自己放手。於是在近百日之時,男人在妻子學生演奏的蕭邦練習曲中,以及女人在未婚夫少年時給失去女兒的國中老師卡片裡寫著:花開花謝終有時。分別獲得了某種程度的救贖,可這仍不是這個故事的最後結局,二人只是告別了百日,但何時能真正結束傷痛旅程,就像片末行駛於山路的公車一樣,尚在路上......。


【百日告別】正式預告:


【百日告別】電影主題曲:




 | 

arrow
arrow

    日常慢活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